第284章反而有功-《太白纪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铁索连船,可以跑马,淹死了是活该。”石斌嗅出了老二的醋劲,风轻云淡的谢了一句,但心中却是激荡不已。

    果然!老爹对我是有期冀的,不然夔安何以相授龙腾右司?这是摆明了让我第一个踏进武昌城门。

    “小心东风!”却是石鉴不阴不阳的哼了一声。

    但这句话说出口,不爱听的可不是石斌一个人了。

    “多谢义阳公提醒了,本座会小心的。”夔安的不满已不假遮掩,这石家老三太不知分寸了,若被他爹听见了,非得一鞭子抽下去不可。

    南征大略是大执法主谋,中枢廷议,更是天王钦定的,岂容旁人说三道四!

    自古以来平定江东,可以借鉴的先例不多,无外乎魏武曹操赤壁之战、刘备猇亭之战以及司马炎灭吴,曹操和刘备都是惨败告终,成功的只有司马炎。

    胜有胜的侥幸,败却也有败的道理,后人学之都是受益无穷的。

    司马氏灭吴,但大略上无疑是吸收了曹操和刘备的错误经验,所以才有了水陆二十万大军兵分六路的打法,只是机缘巧合,竟在东线取得决定性大胜,其余诸路便似乎有些多余了。

    而以当今晋赵国力对比来言,倒是魏武曹操的情况最有借鉴意义。

    无他,北骑不谙水战。

    当年魏武逐刘备降荆州,形势顺利似乎连曹操本人都没预料到。继而率军从江陵乘船东进,首战不敌,曹操是不得已引次江北驻扎到了乌林,同赤壁的孙刘联军隔江相望。夏口以东江夏诸要塞却都还握在孙刘联军手里,而这乌林着实不算渡江良地。

    决战赤壁,对于北军来讲,其实是很仓促的。

    倘若曹操耐着心思荡平大江北岸,不说最后一定能过江,哪怕被东风烧了铁索连船,却也不会落个华容道上的狼狈!

    如今晋赵国战,奇袭襄阳之后,晋军江防空空荡荡,赵军已取得压倒性优势,甚似当初曹操降服荆州的局面。但有个决定性的差别,就是赵军不会重蹈曹操覆辙,一曰东风,二曰仓促。

    学着曹操铁索连船,尽可以将兵马运过大江,那东风总不会再来一次的。

    而即便再有东风,却也得有人放火才行,赵军虽不善水战,但有人擅长就好。

    当初刘备以益州之军顺江而下,被阻猇亭落的惨败,如今的猇亭却是空空荡荡,益州之军不会再有任何障碍了。

    不错,有李寿这个盟友,北骑不谙水战的最大顾虑,迎刃而解了。

    夔安已是拍案而起,肃声而喝:“成国水军不日便抵江陵,在此之前,江陵以东,大江北岸,本座不想看见一个晋兵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